新加坡企業主導、全球規模最大的新開發綠地鐵礦項目正式投產
(114/11/12 16:23:02)

由新加坡企業主導、全球規模最大的新開發綠地鐵礦項目正式投產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1月11日報導,由新加坡企業主導、全球規模最大的綠地(Greenfield,指新開發礦場)鐵礦「西芒杜鐵礦」項目於本日正式投產,將有潛力重塑總值2,800億美元(3,647億星幣)的全球鐵礦業格局。該項目位於西非國家幾內亞的東南部凱魯阿內省(Kérouané)山脈,總面積約700平方公里,相等於新加坡的面積。幾內亞政府將擁有整個項目15%權益。

二、「西芒杜鐵礦」項目將分南北礦區,目前已勘探到約44億公噸鐵礦儲量,產能最終可達每年1億2,000萬公噸,南北礦區各占一半。該項目共分4個區塊:

(一)北礦區:由1號與2號區塊組成,由新加坡企業「韋立國際集團」為首的「西芒杜贏聯盟」(Winning Consortium Simandou,簡稱WCS)於2019年標得並開始發展,全球產量最大的鋼鐵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亦參與其中;

(二)南礦區:由3號與4號區塊組成,由鐵礦巨頭「力拓」(Rio Tinto)與「中國鋁業集團」(Chinalco)領導的財團主導。

三、「韋立國際集團」為總部設於新加坡的多元化跨國企業,業務除幾內亞鋁土礦與鐵礦開發外,亦涵蓋船東業務、航運經營、海上物流、船舶管理、鐵路與港口的建設與營運。該集團所屬WCS領導開發的「西芒杜鐵礦」礦石平均含鐵量約65.8%,遠高於世界其他鐵礦平均水平。以占全球海運鐵礦供應約56%的澳洲鐵礦為例,西澳北部「皮爾布拉」(Pilbara)礦區平均含鐵量最高約為62%。

四、鐵礦含鐵量越高,顯示煉製效率越高,每生產1噸鋼鐵所需的冶金煤亦更少,可降低碳排放及擁有溢價優勢,因此能吸引關注脫碳的鋼鐵製造商。市場人士分析,鋼鐵廠利潤越高,將越願意為含鐵量較高鐵礦支付高價,西芒杜礦石能獲得的溢價利潤或約每公噸14美元(約18星幣)。截至11月10日,鐵礦價格為每公噸約103.34美元,為2021年高點(約220美元)的一半。

五、鐵煉成鋼後,可製成建築業所需的鋼筋、航運業所需的船身、以及製造業所需的各種器材與零件,因此整個產業鏈被視為全球最重要的一項基礎產業。目前,全球鐵礦生產掌握在幾家跨國企業,包括總部位於英國與澳洲的「力拓」、澳洲的「必與必拓」(BHP Group)、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等。巴西占全球海運鐵礦供應的約22%,為澳洲之後第2大出口國。

六、「西芒杜鐵礦」的建設相當有挑戰性。除政治不確定性因素外,該項目整體開發成本達232億美元,因西芒杜地處幾內亞內陸,必須興建一條長約650公里的跨幾內亞重載鐵路,聯通到靠近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的新港口「馬瑞巴亞」(Morebaya),鐵路長度相等於新加坡到馬來西亞的檳城。

七、西芒杜共有84個村落,人口5萬,鐵礦過去6年的發展提升了西芒杜「達馬羅鄉鎮」(Damaro)的保安、租車、食堂、綠化等產業的就業。當地人亦關注鐵礦對環境的影響,WCS則透過雨水沉澱、打水井與建造水壩等方式,以保障附近地區的水質。

八、此外,根據法國航運數據服務商AXSMarine的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海運鐵礦進貨量的74%,為全球最大鐵礦進口國,其次是日本與韓國,各占約6%與4%。鑑於參與「西芒杜鐵礦」的中資企業包括「中國寶武」與「中鋁」等,預計未來大部分出口將運往中國。該項目的儲量與產能接近中國2024年鐵礦進口總需的約一成(9.7%),占全球的總量約5%。

九、在「西芒杜鐵礦」投產的前夕,作為負責整合中國鋼廠鐵礦採購的「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於9月30日下達指令,暫停購買所有以美元計價的「必與必拓」海運鐵礦,被市場視為中國在鐵礦進口議價中採取更強硬姿態。

十、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1月10日宣布,中共政治局委員兼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應幾內亞及塞拉利昂政府邀請,於11月10日至16日訪問幾內亞與塞拉利昂,並將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出席11日「西芒杜鐵礦」項目的投產儀式。(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產業:  金屬礦採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