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自結上半年合併虧損36.7億元,每股稅後 -0.46元
(114/07/10 13:41:55)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1303)南亞-公告本公司2025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

1.事實發生日:114/07/10
2.公司名稱: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2025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一、2025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與2025年第1季比較:
本公司2025年第2季EPS-0.52元,比第1季不利0.58元。
其中本業營業利益13.1億元,較上季明顯好轉,主要受惠於AI產業擴大投資,相關材料需求持續成長,使電路板等電子材料產品利潤提高;再加上關稅暫緩期內急單貢獻,帶動各產品銷售量及獲利增加。然而台塑石化等轉投資收益較上季不利,且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急速、大幅升值,產生高額匯兌損失,導致歸屬母公司稅後損益下滑至-41.2億元,說明如下:
(一)合併營業額657.2億元,較2025年第1季增加1.6億元(量差+32.9,價差-14.4,匯率差-16.9),若排除匯率影響,營收實際增加18.5億元,成長2.8%。本季雖然在關稅談判膠著、中東局勢動盪、油價與海運費波動、新台幣匯率劇烈升值等因素影響之下,商業活動受到嚴重干擾,但由於工作天數增加(第1季有春節連假)、AI產業加速投資、衛星及網路通訊持續發展、智慧車用系統需求成長、關稅豁免期內急單效應等有利條件挹注,使眾多產品業績攀升,整體營收比上季成長。
(二)合併稅前利益-42.0億元,較2025年第1季不利50.1億元:
1.營業利益13.1億元,較2025年第1季有利12.8億元:
電子材料、化工、聚酯、塑膠加工產品之損益皆優於上季,主要是AI產業需求擴張、關稅暫緩期內急單增加、原料成本降低使各產品利差改善、EG產銷量提高等因素影響,帶動本業獲利顯著成長。
2.權益法投資損益-29.7億元,較上季不利34.1億元:
(1)認列台塑石化-17.3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22元),較上季不利25.9億元。
(2)認列南亞科技-12.0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15元),較上季不利6.3億元。
(3)認列台朔重工-1.3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2元),較上季不利1.8億元。
(4)認列麥寮汽電1.8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2元),較上季有利0.5億元。
(5)認列台塑烯烴(美國)1.2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1元),較上季不利4.0億元。
3.外幣匯損23.5億元,較2025年第1季不利27.6億元。主要係2025年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10.97%(33.182↗29.902),而第1季貶值1.21%(32.781↘33.182),故相對不利。
4.現金股利收入比上季增加1.8億元。
5.利息收支、資產處分、廢料標售、基金評價、政府補助、租金收入等雜項收支共不利3.0億元。
(三)2025年第2季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為-41.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52元。
二、2025年上半年自結合併損益與2024年上半年比較:
2025年上半年EPS-0.46元,比去年同期不利0.84元。
今年第2季產業環境經歷了多重風波,關稅政策反覆、地緣政治衝突、美元急速走弱等事件壓抑了全球經貿活動,需求與貿易條件的不確定性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對上半年經營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所幸AI、高效能運算、雲端產業持續發展,有利於電路板等電子材料產品之營運,成為南亞上半年本業獲利成長的最大動能。此外,美國EG努力拓展全球市場並提升產銷量、大陸化工產品營收與利益改善、聚酯產品積極轉型開發光電用途及環保產品、塑膠加工產品穩定獲利,都對本業經營績效有所助益。整體本業營業利益為13.5億元,比去年同期顯著成長,但因認列台塑石化等轉投資損失,以及外幣匯損皆大幅增加,侵蝕了整體利益,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損益滑落至-36.7億元。
說明如下:
(一)合併營業額1,312.7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62.3億元(量差+68.0,價差+61.3,匯率差-67.0),若排除匯率影響,營收實際增加129.3億元,成長10.3%。其中電子材料產品因AI需求貢獻,化工產品因德州、麥寮EG產能利用率提高,營收增加最多。
(二)合併稅前利益-33.8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66.7億元:
1.營業利益13.5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有利16.3億元:
AI產業持續擴大資本支出,帶動電子材料產品獲利顯著成長;美國EG產銷量大幅提高、大陸化工產品銷售增加,損益各有改善;聚酯產品發展光電用膜、環保纖維,績效優於去年同期;塑膠加工產品經營穩定,獲利持平。
2.權益法投資損益-25.4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46.4億元:
(1)認列台塑石化-8.8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11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26.8億元。
(2)認列南亞科技-17.7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22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11.8億元。
(3)認列台朔重工-0.8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1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0.5億元。
(4)認列麥寮汽電3.0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4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13.4億元。
(5)認列台塑烯烴(美國)6.3億元(影響本公司EPS0.08元),較2024年上半年有利3.6億元。
3.外幣匯損19.4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不利30.1億元。主要是2025年上半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9.63%(32.781↗29.902),而2024年上半年貶值5.29%(30.735↘32.450),故相對不利。
4.利息收支、資產處分、廢料標售、基金評價、政府補助、租金收入等雜項收支共不利6.5億元。
(三)2025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為-3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46元。


 
 
•相關個股:  1303南亞